Friday, May 4, 2012

《魂遊你左右》


製作同流
導演:鄧偉傑
演員:鄧偉傑、林子傑
場地:同流黑盒劇場
觀看日期25/2/2012 8:00pm


有些劇目和表演場地等同戀人配對一樣就算場地有幾完善也未必適合所有演出好像之前藝術節的《泰特斯》(2012)(觀後感在此)在香港上演時,便因為需要和之後(見文時已演畢)在倫敦公演的環球劇場(The Globe Theatre)的場地設計接近(相信除了令演員熟習出場地外亦能令香港任觀眾感受一下在環球劇場觀賞的效果)原本我認為是設計失誤的演藝學院藝劇院上演而便變成天作之合而今次《魂遊你左右》在同流自家的黑盒劇場也有異曲同功之妙

和本港很多劇團的studio類同,黑盒劇場坐落在新蒲剛的一幢工貿大廈內當觀眾大廈地面的正門入口取票後便由工作人員帶領乘撘貨"車立"到達劇場.黑夜、後巷、貨"車立"的閉路電視等等這一切已經成功地把觀眾的情緒培養好

一部份香港人的欣賞電影、文化節目的習性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我指的是守時問題但今次值得稱贊的是在確認訂票時已經提示了全劇沒有late comer point(亦沒有中場休息)即是說若果趕不切開場前入場便會完全錯失了整套劇(場外也沒有任何電視作劇場內錄影播放)可能正因為此在開場時真的所有觀眾已經乖乖地就坐(當晚全院滿座)那究竟是觀眾的質素問題一或是場地規條奏效呢?

說回演出全劇只有兩位演員(不包括所出現的女鬼)分別是飾演Arthur鄧偉傑和飾演戲劇導師的林子傑但出現的角色實在不少故事開始便是年邁的Arthur拜訪戲劇導師,去請求他指導Arthur如何把鬱結在心中多年不為人知的故事說出來在學習過程中,戲劇導師扮演年輕的Arthur而年老的Arthur則分演其他年輕Arthur相遇的角色在此筆者不打算詳細把其他角色逐一介紹反而想談一談場景設計

縱然Arthur每次和戲劇導師見面的地點也在同一個劇院內他們沒有利用環境的特點因為Arthur最終只是想把故事說給他的家人聽所以之後出現的情景也只是利用簡單的枱、椅或木箱加上音效去營造當然單憑這些硬件不能令觀眾投入但當加入Arthur和戲劇導師的身體配合後小狗、行動的馬車等便即時活現眼前肢體運用皆鄧偉傑和林子傑的強項在這劇內更可彌補在小劇場地方和道具的不足反而更增加了劇本場景的可行性和觀眾的想象力

比較起公眾的演出場地在自家的場地演出的另一優點是可以在劇場內製造一個全黑的環境相信看過在任何一個康文署的劇院內的所謂black out是甚麼的一回事因為就算把所有舞台和觀眾席的燈光關掉那「出路」的指示牌仍然會堅持它的使命但在這黑盒劇場內當所有燈也關上後就是全面的黑那黑的程度在香港這個被嚴重光污染的城市是很難「看」得見的.這一個黑在平常的演出沒有多大必要但在《魂遊你左右》內便能成功地營造那鬼魂在你咫尺的效果再加上在狹窄的觀眾席上互相緊靠的觀眾不難在漆黑中把隔鄰的觀眾當作鬼魂立時加添幾分恐怖感

希望同流黑盒劇場不只局限於上演驚嚇劇目其待在同一個場地能看到其他種類的演出

5.2012

p.s. 這篇文章確實遲了點出現就當是襯着電影版(中文名稱被翻譯做「黑衣凶靈」真的多得片商一貫「食住條水」的理念)即將上演前來個奏奏熱鬧及《魂遊你左右》在今屆香港小劇場奬獲得多個提名的祝賀。



Tuesday, May 1, 2012

《心洞》


製作香港話劇團
導演:馮蔚衡
演員:蘇玉華、潘燦良、雷思蘭、黃慧慈、凌文龍
場地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觀看日期29/3/2012 7:45pm

原本一家三口,Becca蘇玉華 飾)和Howie潘燦良 飾)於八個月前因一宗交通意外喪失了四歲的兒子Danny(在全劇也沒有出現過,但所有劇情也因他的離去而發展),表面心情平服但其實兩人仍走不出喪子的陰霾。

這是一套平淡、非常難掌握得好的戲,但仍然令我看得有趣味。那趣味是來自在觀看其間,能讓我嘗試去推敲演員或導演在劇中一些處理情緒的choices(選擇)。正因為劇情沒有太大的波動,稍有不同的感情處理手法便已經產生不同方向的效果。

Photo courtesy of Carmen So

全劇實景發生在BeccaHowie的家,一開場是Becca和妹妹Izzy黃慧慈 飾)的閒聊。Becca一邊和Izzy對話一邊在摺起已洗淨好Danny的衣服,準備之後送到慈善機構。雖然八個月已過, 但當觸及愛兒曾穿過的衣服,無論怎樣看得開或掩飾也好,內心也難免會掀動絲絲悲痛的情緒。 在台上的Becca導演的choice是要令觀眾絲毫不察覺Becca曾受過的痛,還是要蘇玉華作一個高度的情緒掩飾」呢作為觀眾的我覺得蘇玉華當時的表面情緒「演」稍為刻意。相比,黃慧慈來得入形入格,很難相信就是之前在《法吻》飾演內斂的Michelle。看著黃慧慈的演出是一種享受,因為在劇內五位演員中,Izzy的角色是容易被過份放大,但黃慧慈的力度是恰當的。而雷思蘭今次演BeccaIzzy的媽媽Nat沒有在《最後晚餐》中那麼自然,尤其在發表甘迺廸家族的詛咒時欠缺了和其他演員的連繋。是因為所討論的因地域關系而產生不到共鳴嗎?

Photo courtesy of Carmen So

在劇中,focus很容易落在Becca對亡兒仍然未能釋懷的情緒,但事實是Howie的情況沒有比她好了多少。起碼Becca不會像他念念不忘的不斷重溫兒子的錄影帶,也不會仍然對車禍的司機Jason凌文龍 飾)耿耿於懷。Howie的傷不比Becca的痛淺。Becca選擇把令Danny追逐而走出馬路的家犬Taz寄養在Nat家中。反而能平靜地面對Jason,是因為Jason令她投射到長大後的Danny、被Jason的科幻小說題材吸引、一或因BeccaDanny也對文學有共同興趣呢而產生共鳴?在Danny分享他出席的同學派對時,Becca因聯想到兒子沒有機會過這一日時突然嚎哭,感覺到蘇玉華當晚在這一個轉接位有一些處理得不大自然 

Photo courtesy of Carmen So

在完結前Becca一邊和Howie討論在很久沒見的朋友家庭聚會應怎樣應對時,一邊慢慢把自己的手移到Howie那邊然後握着他的手。以他們兩個真實情侶來說,應比其他人更容易掌握那應有的節奏和默契。整體上潘燦良的演出是紮實和令人看得舒服的,希望他在離開香港話劇團後很快便能再次看到他的作品或演出。

p.s. 在戲內有不少飲食場面,當晚李曾超群女士正坐在離我後一行幾個座位的不遠處。 每當台上有糕點、甜品出現時她便會忍不住說「真的很想啊!」,雖然對其它觀眾造成少許騷擾,但李太的真性情也是可愛的。


5.2012

Thursday, April 26, 2012

《殘酷青春》


製作同流
導演:鄧偉傑
演員:陳栩炘、張君洳、譚芷翎、 梁天尺、劉亭君、林子傑、梁浩邦
場地沙田大會堂文娛廳
觀看日期13/4/2012 7:45pm


九十後常被人標簽為反叛青年,其實六七十後又何嘗被更老一輩說成「一代不如一代」?

那麼九十年前的青年又會是怎樣的呢生活在奧地利又會有文化差異嗎更何況是醫科學生 我並不是以上任何一類人,質以在觀看此劇時我試圖以第三者身分去理解這班被大眾認為不自愛的大好青年怎樣過着糜爛荒唐的生活。

縱然在台上的七個角色(六個醫科學生加一個女僕)沒有一個能代表到自己,但在劇中亦不難可以從他們身上找到零碎自己也擁有的性格,差別只在乎程度而已。

這劇由一班從演藝學院畢業的年青人擔演,眾人的演出尚算流暢,當中比較喜歡飾演紅髮Irene的劉君亭,能演活那愛挑釁的性格。全劇最重的角色落在陳栩炘身上,是不容易掌握到那種由最初溫宛到後來失控的舉動。

殘酷青春的「殘酷」是在於當局者迷,或是每一個人也難逃一遇,又或者是當青春不再時回望那一刻的感覺

4.2012

《泰特斯》 (2012)


導演:鄧樹榮
演員:吳偉碩、 黎玉清、彭珮嵐、張耀銘、朱柏康、郭穎東、 黃兆輝、 梁家維、 鄧智堅、 邱頌偉、葉榮煌、 陳健豪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香港賽馬會演藝劇院
觀看日期21/4/2012 7:45pm


在沒有備課下去欣賞這一套沙翁作品,雖然座位的位置十分之差(在大環回三面台的最高,接近台邊位置),但仍無損觀看的投入,可想而之整套劇水準之高。

這是一套較為冷門的沙翁劇目到底賣票入場的會是那類觀眾群呢?是為了藝術節、鄧樹榮、沙翁、一或還有其它原因不知香港的觀眾何時才懂看劇守時,若果你以為在house announcement播出前就坐便算沒有遲到的話,你可能已錯過了「整個」演出的一部分,因為全劇最開端應算是由一眾演員穿着便服由台下通道行上舞台, 再進入後台開始。 相信這和之後prologue(正確來說是第一幕 第一場)的獨白式演出及全劇完結時演員隨著節奏自轉都是導演特意安排起承轉合的效果 遲到或早走也浪費了導演的心思

今次演出場地的選址在演藝學院的賽馬會演藝劇院是合適的,因為那劇院的座位排列和倫敦的環球劇場(The Globe Theatre)接近。相信亦因為配合「2012倫敦文化奧運之環球莎士比亞戲劇節」多達38沙翁劇目的密集式演出,所以從舞台設計到道具擺設也一切從簡,當然亦可能和鄧樹榮所採用的簡約演出有關

撇除演出時整個劇院的燈光也全亮和部分演員總會被其中一條柱(環球劇場也真的有兩條柱支撐舞台頂的上蓋)阻擋視線外,觀看這劇時也是賞心的。陳蔚怡的現場演奏雖然只是用了簡單的長號、二胡、敲擊等樂器,但已經能夠營造到時而憂傷、時而緊張的氣氛。

沙翁在十六世紀完成成此劇,描述的是羅馬帝國時代,現今演出時在服裝、道具佈景、對白上所選取的時空也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如上文提到,今次導演選擇了極簡約的道具佈景, 服裝方面就用了現代的服飾,例如祈倫(鄧智堅 飾)和狄米斯(葉榮煌 飾)所穿著的間闊臀窄腳褲,瑪格斯(邱頌偉 飾)所戴的黑框膠眼鏡等。 而服裝設計師(陳志權)用了三種顏色去代表皇后、兩名兒子及黑奴艾倫(黑)、羅馬國皇及皇弟(白)和泰特斯一家(灰)去鮮明地區分角色類別。而到後來當泰特斯(吳偉碩 飾)及女兒拉維尼婭(黎玉清 飾)被斬去雙手後所戴的鮮紅手襪造成的强烈對比皆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此劇沒有形體指導一職,但在(我稱為)prologue內所有演員向外(觀眾方向)演出時的形體、節拍也不得不配服導演和演員的功力。在眾多演員中,我比較欣賞邱頌偉所飾演泰特斯的弟弟瑪格斯,火候拿捏得準繩。黎玉清亦有感人演出。

在劇本翻譯方面,陳鈞潤用書面語為基調再混入廣東話口語,本來令(尤其是少接觸沙劇的)觀眾更容易接收理解劇情未嘗不可,但難免犧牲語言的統一和連貫性。 還有, 若然觀眾在不同語言的版本上接收到兩個截然不同的效果(例如當瑪格斯帶著受污辱的拉維尼婭見泰特斯時,英文的譯本是”Titusprepare thy aged eyes to weep;”但當觀眾聽到邱頌偉說「泰特斯,你要準備喊喇!」便笑了),那麼翻譯便非單純考慮意譯了。

話到頭來,這仍是一齣很高水平的演出,可惜的是雖然是次只演三場,但在尾場觀眾仍不能把劇院填滿。祝願在倫敦演出成功!

p.s. 看畢劇後再次看宣傳單張的人叠人肉批才感到那鼓寒意鑽入心內!

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