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古天農、林沛濂、高少敏、林鎮威、張志敏、楊螢映、胡麗英.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古天農、林沛濂、高少敏、林鎮威、張志敏、楊螢映、胡麗英. Show all posts

Wednesday, August 29, 2012

《玻璃偵探》

原名:An Inspector Calls
製作:中英劇團
導演:麥秋
編劇:John Boynton Priestley
翻譯及改編:張可堅
演員:古天農、林沛濂、高少敏、林鎮威、張志敏、楊螢映、胡麗英

場地:香港大會堂劇院
觀看日期:17/8/2012 7:30pm


《玻璃偵探》寫的是「耐人尋味」和「發人深省」的相遇。

故事發生於1912年,生活富裕的費寧一家四口和女兒的未婚夫於晚飯後閒談展開。費寧先生(林沛濂 飾)曾經是市鎮的市長,除擔任地方法官外亦同時擁有一間為數過百工人的工廠。他為人勢利,只顧及自己的利益,為攀爬名利,甚至視女兒的婚事為擴大生意的門徑。費寧太太(高少敏 飾)出身豪門,為人冷傲,縱使身為婦女求助協會主席,但仍看不起出身寒微的人。他們的女兒舒娜費寧(楊螢映 飾)是個被寵壞的千金小姐,但亦同時擁有純真的一面。她的弟弟艾歷費寧(林鎮威 飾)則不學無術,行為武斷,得不到父親的尊重。身為舒娜的未婚夫,卓諾郝羅(張志敏 飾)出身貴族,但仍未至於淪落為花花公子。

編劇John Boynton Priestley於1945年完成劇本,當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而故事設定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前兩年亦有其特別用意。當時雖然工業開始蓬勃,但人民的生活仍然沒有得到改善,全英國煤礦工人為爭取最低工資而於1912年發動罷工,這亦切合了劇中的關鍵人物伊華史蜜夫(沒有真正出現)於費寧先生的工廠為爭取加薪的談判擔當代表而引發所有之後發生的劇情。而劇中費寧先生所提及永不沉沒的鐵達尼號郵輪亦於該年出了意外,從而帶出他的短視和無知。

從文本來看,編劇在開場的第一場交待了很多人物性格、當時社會的階級觀念和角色互相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等等資料,但在觀看此劇的最初十分鐘卻看得筆者有點疑惑,筆者所感覺混亂的並非出自演員所說的對白而是整體的可信性。部分演員的演譯並非十分切合角色的性格,角色互相的關系亦不明顯,起碼從外形及化妝打扮上便很難令筆者相信林沛濂和高少敏是林鎮威和楊螢映的父母 —— 老角看來太年青而嫩角看來亦稍為成熟了點。雖然林沛濂和高少敏二人同樣把聲線壓低,但並沒有因此而令筆者感受到他們是兩兒女的雙親。筆者看到台上的只是兩對年紀相差十多年的男女在交談。和香港話劇團相比,中英劇團的註團團員較為窄的年齡層往往直接影響了合適角色的選擇。

縱使有上述的問題,但緊湊的劇情很快便把筆者的投入帶回來。編劇用了實時方式敍述故事發展,就如美國電視劇《24》一樣,觀眾和演員一同渡過劇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全劇兩小時三十分鐘演畢,亦代表劇中整個故事於兩小時三十分鐘內開始、發生及終結。剛好一世紀前劇中所涉及的社會問題和當下面對的恍似沒有多大差異,更不分地域性——貧富懸殊在香港依然嚴重,最低工資現今仍然在拉鋸中;人更重視外表,更在乎投射一個怎樣的形象、不惜行偽善;年輕人則做事不計後果,只求短暫快感等等。這些劣根性依然存在,還有過之而無不及之勢。

一個看似完美幸福的家庭就由一位自稱探員拜訪而擾亂。這位古督察(古天農 飾)看來並不屬於任何地方似的,是為了調查一名女子伊華史蜜夫在醫院自殺的案件而來。表面上屋內五人和那女子沒有關系,但當古督察逐一查問下眾人才發現原來他們每一位也對伊華作出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有趣的是這伊華由最初在費寧先生的工廠工作被辭退後,她在接觸餘下四人時皆用上不同的名字,再加上每次當古督察向每人展示伊華的相片時,他也刻意只讓被審者觀看。這樣的佈局不單令眾人懷疑他們曾接觸的女子是否同一人,連觀眾也大感疑惑;同時亦說明名字甚至乎是否同一人根本並不重要,無論叫張三、李四也好,我們也曾虧待過自以為不相干的人嗎?

雖然此劇是一齣翻譯作品,有些演員在說話時仍帶有濃濃的翻譯劇的味道,但飾演「玻璃偵探」的古天農卻有其獨特方法把這味道退減。筆者對於兩種演譯方式沒有特別傾向,但當兩者並存時卻整體令到演員間有點不協調。不知道這是否導演因應古督察是一個撲朔迷離的人而有此安排。

在佈景設計方面,和中英劇團對上的《象人》同樣採用加强透視感的設計 ——《象人》在葵青劇院演藝廳演出時把整個台面往末端升高及收窄,而今次在大會堂劇院則把費寧一家的客飯廳左右的兩幅牆誇張地往台末收窄和縮細,刻意製造空間的深度錯覺。兩種設計也能把觀眾的視角更聚焦在演員身上,而今次的誇張透視感更能和劇中所提及到的人性、階級、權利等等的矛盾互相呼應,但這設計往往把演區局限在舞台前端,否則當演員走到舞台後方便顯得和縮細了的牆壁不成比例。同時身兼佈景及服裝設計的賴妙芝維持了兩者的統一性,全部佈景也用上白色,部份傢俬如梳化和椅子的布料則用淺啡色。而服裝方面,除了古督察和舒娜費寧外,所有演員均穿上以黑色為主調的禮服。在視覺來看是感覺舒適的,但當古督察和舒娜所穿的衣服和梳化椅子的布料顏色也相近便令一眾演員被台末那代表天色的燈光變化分散了注意力。當然,可能這正是導演的原意。而在劇終前數名勞動階層的工人把兩側的牆壁推向舞台中央、令整座樓房也仿似將要塌下來而把費寧一家迫作一團,相信亦是導演想表達那種階級的分化及弱勢在長期受壓下的反抗結果。在舞台的另一端放了一張費寧一家每當坐下時便會和盤托出真相的餐椅,古督察向觀眾示意邀請坐下,你有這個膽量嗎?


8.2012